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旧时王谢
  4. 旧时王谢 第4节

旧时王谢 第4节(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伐混战在所难免,但除了无法避免的战争之外,尽可能协调和当地大族的关系,大力发展民生经济,让民众愿意依附,贤能为己所用,这是江东近百年来的国策。”

“我查过魏人修的私史,从中估算了大概的数。到三国末年,中原在籍数衰减到汉末的十分之一,倘若不算北边收编的鲜卑、乌桓等外族,江东以一隅之地而占天近半。益州的记录我见得太少,数无法估算,但看荆州士人的记录,刘备益州前,「益州国富民百万」,至诸葛亮写《师表》,已经是「天三分,益州疲弊」、「民贫而国虚」。”

王允之对政事关心有限,更多的是天上的聪明以及帮助?璍父亲理庶务积累来的经验,这一和只能依靠文字记录分析,无法一一到郡上走访的王琅正好互补。

他回忆自己平时听说到、受到的况,与王琅叙述的况大能够吻合,因此暗暗有些吃惊。但他表面上仍旧维持着不动声,饶有兴趣地问:“听起来山山最赞同孙家治理三吴的方法?”

王琅当即摇:“倘若只能效仿前人,没有创举,世事只会越来越坏,无法向前发展。只是孙吴的方法已经被证明在治理三吴上最有效,所以参考价值最大,就像阿兄说的那样,想要治理会稽,吴郡的治理记录比其他郡县都有用。”

王允之屈指刮刮她的脸颊:“不用特意说好话。”

但我看你听得受用。

王琅暗自腹诽,当然不可能相信他的鬼话,继续:“孙氏并非没有尝试过在三吴推行申韩之法,然而收效不佳,遂退回与江东世家共治之局面。此时形势比孙家当政之时更差,称一句「无兵无权,寄人国土」,恰如其分。若非顾荣、渊等人及时返乡,都如二陆那样结仇,恐怕就不是寄人国土,而是寄敌国土了。”

听她提及二陆,王允之也有些叹息:“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北地名士对二陆委实嫉害太过。”

华亭的鹤鸣声,哪能再听到呢?

这是陆机遇害前的遗言,后来成为悔恨踏仕途的代名词,引起一代代人的痛惜同

陆机、陆云兄弟人称二陆,是南方士人的代表。西晋太康元年,吴国被殪崋晋所灭,曾经在东吴朝廷任官的南方士人几乎全被罢免。九年之后,为了振兴南方士人的地位,二陆兄弟谋求仕。主政大臣张华赏识两人,称赞“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但大分北方士人都对二陆十分蔑视,认为两人是亡国遗民,没什么了不起。

短短二十年过去,西晋以致中原倾颓,国家社稷毁于一旦,只剩睿这一支在建康避难。

曾经倚仗战胜国份趾气昂的北方士人成为实质上的丧家之犬,寄居到过去轻视看不起的南方避难。晋元帝会产生“寄人国土,心常怀惭”的心非常容易理解。

“论起来,虽然不看好庾亮,但他将弟弟庾冰安到吴郡史,这一还是很让人佩服的。吴郡史本就不好,北人治吴更是难上加难,唔,现在不应该称吴郡,而要称吴国了。”

去年宗室司岳受封吴王,吴郡是他的封国,因此不再称吴郡,改称吴国。

在王导将王舒安到会稽外援之后,庾亮终于不再固执己见,也将弟弟庾冰安到了离建康更近的吴国担任吴国史,防备建康遭受叛

“可这算不上一步好棋。”

【1】【2】【3】【4】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