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旧时王谢
  4. 旧时王谢 第12节

旧时王谢 第12节(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庄园田产等一些事务,和王允之在会稽郡的句章县重遇。

两人年纪相近,重逢以后逐渐走近成了朋友。而两人平时谈论的话题容,《晋书》说法,王允之重视他的妹妹,谢尚推崇他的,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各自夸耀自己的妹妹/。御亭之战前,两人已经对于这个话题有了多次谈,可以相互理解,那么他这段对妹妹的评价很有可能是他心的真实想法,并非很多学者认为的对妹妹外貌的夸大。

王琅是个很喜笑也很擅笑的人,格直率开朗,富有魅力,能够轻而易举将自己的给他人。现存史料里有大量时人对她观的记载,大抵与王允之的受相差不大,或直接沿用了他的形容。

而王允之本不形于颜,但天机警,对人心若观火。王琅直率开朗的格正好弥补了他心因王敦之事留的伤痕,让他可以全心地信赖相信,不用担心有任何后果。

关于王敦事件对王允之影响的另一个佐证是王允之和王琅对于丞相王导的讨论。

王允之除了推崇自己的妹妹王琅,留大量他对于王琅充满个人彩的看法之外,从不评价其他人。唯一的例外是兄妹二人有一次谈论到丞相王导善于提携族人,向来以倾听妹妹说话为主的王允之突然给一句评价,而且是反问式的评价:“彼其推举之太尉、大将军,而今安在焉?”(他所推举的太尉、大将军两人,如今又在哪里?)

太尉是西晋末年曾任太尉的王衍,王导看好他一定能成名,劝说边人共同推重王衍。王衍也的确一路到了西晋的三公之位,成为王家登当轴士族的关键人,但王衍自己留在洛没有渡江,后来被石勒杀害。

王琅对他这番话的反应是“悚而惊”,可见王允之说话时的语气绝不会平静寻常,甚至可能有忿恨,以至于和他无话不谈的王琅一时之间都被他吓到。

理智让他认清王敦冷酷残忍的本,及时与王敦疏远,但他仍然对王敦的最终遭遇怀有同之心,直到多年之后依然无法释怀,认为是王导的推举导致王衍、王敦二人走向无法收场的结局。

如果不是心理上曾经对王敦非常亲近信赖,他不会如此不平。年少时这段所信非人,自己也险遭杀之祸的经历,无疑在他心中留了难以磨灭的创伤。

第20章 间章

(三)

王允之少年时有军政才,而且被人所知,从《晋书》记载来看,王舒在荆州的时候王允之就跟随在他边,看着父亲统率西府,等到王敦之平定,皇帝想让他仕,他的父亲王舒代替他拒绝了这次任官,理由是年龄还小——“臣尚少,不乐早官”。

苏峻之中他刚刚成年,第一次参与直接作战就一战成名,事后清战功论功行赏,王允之受封番禺县侯,邑一千六百,领受的官职则是建武将军、钱唐令、司盐都尉,仍在父亲王舒辖制的会稽郡之,只是从有实无名的父亲幕后帮手变成了有实有名的明面主事,不像其他王氏弟一样先到建康领五六品的官职,担任朝官。

这是一消极被动的任官,和他妹妹王琅积极主动谋划,心设计路线的法截然不同,可见王舒“不乐早官”的话语只是一,功名利禄在他里自始至终被看得很淡。

【1】【2】【3】【4】

章节目录